商业经济


专家论坛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及区域差异分析

    王彦庆;薛静娴;符建华;

    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之一,正在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14—2020年中国省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分布动态和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2014年相比,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有所提升,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波动下降趋势,中西部地区呈上升趋势且差距较小;空间分布上,中国数字经济呈现东高西低的发展格局,而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多极分化状态;东、中、西地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对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并且区域内差异是造成数字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2024年05期 No.57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5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振兴龙江

  • 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农村三产融合发展问题与对策

    宋永和;刘建睿;李慧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农村经济社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然而如何抓住乡村振兴机遇期,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成为黑龙江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对农村三产融合的影响、黑龙江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特点和优势,分析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农村三产融合存在基础设施不健全、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金融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型人才的缺乏等问题,并提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培育引进人才等对策推动黑龙江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6-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绿色发展理念下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协同治理的路径研究

    李沐瑶;王金凤;鞠世钰;崔利敏;

    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历经数年的发展逐渐进入衰退期,面临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的困境以及经济发展迟滞、人才流失、生态污染严重等问题。绿色发展理念下,产业结构优化、资源不可再生、生态环境优化以及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驱动了资源型城市向绿色发展转型。政府、企业、公众三方主体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充分发挥协同治理作用,是推进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主要路径。

    2024年05期 No.573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8K]
    [下载次数: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黑龙江省尚志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王丽娜;时悦;

    食用菌产业作为黑龙江省尚志市的特色产业,近年来优势逐渐凸显,其生产规模居全国第四,特别黑木耳产量稳居榜首。该产业比较优势突出,培育时间短、成本相较于其他种植业低,生长周期快,具有“短、平、快”的特点,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身的新兴特色产业。但尚志市食用菌产业仍存在菌种选育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弱、资源利用率低、产品深加工能力匮乏等问题。为促进尚志市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激发市场潜力提出建议对策: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抓好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生产、建立菌糠循环再利用模式、联合电商服务加强品牌建设。

    2024年05期 No.573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下载次数:3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碳”背景下黑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对策研究

    李金凤;牟洪波;

    党中央、国务院将碳达峰、碳中和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黑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黑龙江省产业绿色升级,提质增效。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再生资源市场存在的产业规模偏小、专业人才缺乏、行业管理不足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健全回收体系、提升专业人员素质、数字化赋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等对策,助力“双碳”背景下黑龙江省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数字经济

  • 数字经济下个人信息使用和保护平衡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张世颖;田瑶;

    构建以政府(G)、个人信息所有者(P)和个人信息获取/使用者(C)三方为主体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其演化过程。通过对以政府为驱动的三方博弈的演化路径分析,从三方的角度分别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实施严格监管可以提升自身形象和管理效率。政府应主要采用惩罚手段,使个人信息获取/使用者在违规策略下产生较高的成本,从而促使他们采取规范获取和使用的策略。对于个人信息所有者而言,政府及时发现违规行为并严格处理,同时积极宣传个人信息维护,可激励他们采取积极提供个人信息的策略。在这种情况下,三方可实现帕累托最优的策略均衡,并实现在数字经济下个人信息使用和保护的平衡。

    2024年05期 No.573 21-2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4K]
    [下载次数:7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价值、发展与优化

    康艳钦;

    在“数字中国”和“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分析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经济、社会和个体价值,梳理出数字经济时代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发展现状,即数字经济既能为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赋能,也使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岗位替代和社会保障缺失的挑战。并从强“基”固本,激发数字经济的就业创造效应;加“数”赋能,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数字素养;以“法”护航,完善数字平台就业者权益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优化路径。

    2024年05期 No.573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9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以贵州省为例

    邱龙云;石庆浪;石庆波;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贵州“数实融合”的案例研究,可以发现:数字经济促进贵州经济发展具有减贫效应、赶超效应等多重效应。但是,目前实现“数实融合”仍面临数字竞争、行业监管、安全防护、人才欠缺、赋能效益等现实挑战。据此建议:巩固先行发展优势,立起发展风向标;盘活数字产业要素,注入发展新引擎;积极推动数实融合,加速赋能新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当好发展护航人;强化基础支撑体系,吹响发展集结号。

    2024年05期 No.573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下载次数:1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数字经济推动下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转型与发展路径研究

    廖嘉鹏;杨开;危文韬;齐云羲;

    随着数字技术在各产业的广泛应用,制造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数字经济融合的主要领域。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数字经济的发展在促进其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通过推动融合创新、弱化时空制约、促进人才流动等方式来实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因此,需加强构建产业协调发展体系,缩小数字化鸿沟,推动产业数字化均衡发展,激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在数字经济背景下推动大湾区制造业的升级与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1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全要素协同发展机理与实证检验——以宁波市为例

    潘明策;

    聚焦全要素协同发展机理分析,以数据要素为研究视角,实证结论显示数据要素对先进制造业存在直接效应,对技术、资本、劳动要素存在中介效应,且对技术要素影响最大。并通过借助哈肯模型研究得出,制造业驱动要素并未发生大规模数据驱动的现象,宁波制造业仍处在初级协同向中级协同演化发展阶段。为此,提出要以数据要素赋能为主驱动力、以政策与市场为主推动力、以数字高端人才环境为主引领力、以制造业初级协同发展为主基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先进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高效协同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城市经济

  • 论哈尔滨红色文旅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李雨洋;刘爱军;

    发展哈尔滨红色文化旅游,对坚定文化自信、彰显文化特色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哈尔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存在的宣传推广较薄弱、品牌效应有待提升、市场开发深度不够和产业化发展乏力等问题,提出借助新媒体,创新哈尔滨红色文化旅游传播方式;开发新产品,打造哈尔滨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借鉴新模式,拓宽哈尔滨红色文化旅游市场;融合新产业,促进哈尔滨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化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8K]
    [下载次数:16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雄安新区承接北京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研究

    杨俊峰;王晶;黄文凯;宋寅东;

    高质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建设雄安新区的重要目的之一。雄安新区在承接社会公共服务项目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新阶段背景下,雄安新区未来应加强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增强“引力”,完善疏解激励约束政策体系;增加新区社会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新区政府管理机制体制;推动重点领域公共服务政策和制度的衔接;着力建设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以此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承接社会公共服务。

    2024年05期 No.57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南阳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基于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定位

    余正道;

    旅游业是释放内需潜力、助力绿色发展、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旅游业面临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以中部地区9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业绩竞争力、资源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3个维度选取了12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9个城市2017—2021年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9个城市的竞争力水平划分为4个层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地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以期为南阳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4年05期 No.573 50-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4K]
    [下载次数:6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泉州金融综合改革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探讨

    钱炜杉;黄晓玲;

    通过以泉州金融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为基础,分析泉州推进金融改革的原因、经济基础及其特点,通过调查研究泉州金融改革的实施情况,深入探析了目前泉州金融综合改革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需要应对的困难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2024年05期 No.57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4K]
    [下载次数:2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产业经济

  • 数字化程度对零售业经营绩效影响研究

    韩朝亮;赵雨萌;

    数字化进程不断深化对零售业经营绩效产生了相应的影响,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数字化程度对全领域经营绩效的影响,对于零售业单一行业影响的研究较少。选取2014—2021年零售业A股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运用回归模型对数字化程度与零售业经营绩效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的加深提升零售业经营绩效,数字化水平较高的企业在市场销售中也处在有利地位。进一步分区域和不同经营内容探究结果表明:我国西部地区数字化程度对当地零售业经营绩效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东部其次;中部地区数字化程度对当地零售业经营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我国零售业不同经营内容数字化程度对于零售业经营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其中互联网零售业和珠宝首饰零售业最为显著。

    2024年05期 No.57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1K]
    [下载次数:9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龙志军;

    将消费升级、科技创新纳入同一的分析框架,使用2015—2019年广东省统计数据,实证分析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消费升级从需求侧促进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从供给侧促进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存在交互效应,能强化彼此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城镇居民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交互作用显著,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和科技创新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2024年05期 No.573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9K]
    [下载次数:9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张格;

    采用熵权TOPSIS法对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以研究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我国30省(区、市)2009—2022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模型,探讨现代流通体系发展与社会消费、社会生产、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流通体系发展对社会消费、社会生产以及经济发展都有正向促进作用。因此,应该充分发挥现代流通体系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纽带作用,创新我国流通方式和渠道,节约流通成本和经济发展成本,从源头上促进经济增长。

    2024年05期 No.573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5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东省工业产值增长速度的时间序列分析

    资燕仙;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及经济下滑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广东省工业发展仍呈现出良好态势,总量和增速都呈现稳中求进的态势。应用乘积季节模型对广东省工业产值增长速度进行研究分析,并预测了其未来的变化趋势。研究显示,广东省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序列是非平稳的,故需要对序列差分使其平稳;进一步,差分序列通过了平稳性检验、白噪声检验,拟合的ARIMA(0,1,1)(0,1,1)12模型也通过了模型检验;最后,利用拟合模型预测了广东省未来12期的序列值,其整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024年05期 No.573 7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0K]
    [下载次数:1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DARPA模式对我国新型研发机构产业发展的启示

    李媛;

    研究机构肩负着推进科技发展的核心职责,特别是在技术创新领域。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作为一个代表性的研究机构,在促进美国的科技创新和国家安全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了解DARPA的发展历史、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其独特之处,结合分析中国新型研发机构所遇到的各种挑战,可为中国的新型研发机构的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2024年05期 No.573 75-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1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章刘成;张芯溢;

    我国制造业高级化发展与新一轮数字浪潮相互交融,催生出了能够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工业互联网这一新发展模式和关键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为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载体,因此,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向成熟和完善,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更大有可为。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业互联网这一平台载体的形成与发展,阐述了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工业互联网给制造企业带来的制造体系变革以及工业互联网驱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式。

    2024年05期 No.573 78-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4K]
    [下载次数:10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立足资源禀赋推动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阿荣旗柞蚕产业发展典型案例研究

    陈盟盟;

    柞蚕产业是内蒙古阿荣旗富民强旗的特色产业,为进一步促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对阿荣旗发展柞蚕产业的资源禀赋、效益情况、现有做法进行了专项调研,全面阐述分析了阿荣旗发展柞蚕产业的优势条件、典型经验做法;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分析推动阿荣旗柞蚕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政策性扶持缺乏、管理机制仍不健全、产业化程度低、蚕业文化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培育市场化新品种、建立柞蚕养殖基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加快蚕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对策建议。

    2024年05期 No.573 82-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2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倪文豪;

    广西占据与东盟国家开展经济文化往来的有利地理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势头迅猛,广西海洋文化产业也迎来发展的良好机遇。只有抓住发展机遇,用好国家政策,深挖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历史遗产遗迹保护利用,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内涵发展,扩大品牌知名度,加强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实现北部湾全域统筹协同发展、融合创新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86-88+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8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区域公用品牌视角下的十堰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路径研究

    刘晓宇;

    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的构建是打造十堰市绿色食品饮料产品竞争力,推动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区域公用品牌的培育与发展是十堰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和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推力。将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与区域公用品牌相结合,深入研究分析十堰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发展现状,并基于区域公用品牌视角给出十堰市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集群发展路径及具体举措,使得区域公用品牌通过产业集群发挥优势反哺集群产业经济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1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营销策略

  • 平陆运河直接腹地港口货运量预测及运河效益分析

    张晓延;朱芳阳;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发展向海经济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同时也担任着综合广西各基础设施网络于一体的角色。以运河腹地港口为媒介,定量分析预测运河航道直接腹地港口吞吐量,以期为平陆运河建成通航后的货运需求提供参考;从经济与生态两个角度入手,定性分析运河建成后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从而助力将广西北部湾港打造成为内通外畅、连江接海的国际门户港。

    2024年05期 No.573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下载次数:8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三亚市旅游物流能力评价及提升研究

    张薇薇;陈婉婷;王玲;

    以三亚市为例,系统地评估了其旅游物流能力,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通过构建旅游物流能力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三亚市的旅游物流能力进行了量化评价。研究结果揭示了三亚市在物流效率、服务质量、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提升策略,包括基础设施改善、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发展、人才培训和管理加强、合作与协调机制完善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性实践,从而推动三亚市旅游物流体系的优化升级,为其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2024年05期 No.57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3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资本运营

  • 奢侈品流行要素对中华老字号营销的借鉴

    刘益帆;郭俊辉;

    全球奢侈品市场日益繁荣,西方各类奢侈品牌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高额利润。而我国的中华老字号品牌却屡陷困境。以奢侈品长期践行的品牌营销方式作为切入点,通过传承传统和开拓创新两个方面,分析奢侈品保持流行的要素,借鉴奢侈品近年来的品牌营销经验,如讲好品牌故事,合理的品牌延伸,全渠道销售,价值观联结,结合老字号所独有的特质,总结出适合老字号的发展模式,使老字号也能像奢侈品一样,保持经典,历久弥新。通过复兴中华老字号,留存由品牌带来的民族记忆。

    2024年05期 No.573 101-103+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4K]
    [下载次数:3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自媒体电商经营模式发展策略研究

    姜雪松;潘琳;刘文静;

    农村电商是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战略的落实成果,对高效配置农业生产资源、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新冠疫情影响,相较于传统的线下购物模式,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线上渠道购买所需用品。乡村振兴背景下,一系列新型的自媒体电子商务模式应运而生,对于带动国内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都有积极的作用。自媒体的出现赋予了农产品电商新的机遇:借助平台进行电商营销,进而变现粉丝流量、创造丰厚收入,但同时也带来人才流失、物流配送困难等问题。基于此,对其经营模式进行深度分析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期农产品自媒体电商能够实现持续、稳定地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104-106+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8K]
    [下载次数:2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 测评视频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朱儆纳;韩玺;

    测评视频深受年轻群体喜爱,并对其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基于认知反应模型,构建测评视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测评视频的信息质量、信源可靠性和吸引力正向影响品牌态度,信源可靠性、吸引力和广告创意正向影响广告态度,品牌态度和广告态度会进一步影响用户的购买意愿。建议测评UP主通过提高视频质量、维持良好个人形象、提升广告创意等方式,提高消费者对品牌的态度和对广告的态度,进而增强其购买意愿。

    2024年05期 No.573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0K]
    [下载次数:19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海南亲子旅游消费特征及产品优化研究

    李丽;田志奇;

    基于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海南亲子旅游的参与和认可度、出游决策、出游动机、出游方式、出游预算及食宿选择等方面的消费特征,认为海南应从倡导优质亲子旅游生活方式、重视母亲需求打造一站式亲子旅游设施、抓住关键环节精心设计体验、发挥人的力量提升消费水平这四个方面优化亲子旅游产品,以促进亲子旅游业态进一步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111-11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0K]
    [下载次数:5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国际贸易

  • 数字经济下我国粮食贸易的机遇与挑战

    赵梓良;熊涓;

    数字经济时代下建设有韧性的粮食贸易体系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建设。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分析2012—2021年我国粮食贸易的新动向,结合数字经济因素分析数字时代下我国粮食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发现,面对新时期我国粮食净进口地位日益凸显,交易对手极化以及国际环境动荡的形势下,充分运用数字经济,在调动国内生产力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建设高效而有韧性的粮食贸易体系,有助于构建多样化的粮食供给结构,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

    2024年05期 No.573 114-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3K]
    [下载次数:8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浙江省数字贸易提升对策研究

    李娜;

    基于浙江省数字贸易的现状,从网络零售、供应链数字化和跨境电商三个方面,分析浙江省网络零售的迅猛发展和供应链数字化在智能工厂建设、物流和仓储、客户服务和销售方面的重要进展,以及跨境电商在浙江省蓬勃兴起的态势。市场全球化、提高贸易效率、附加值提升以及应对全球挑战、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引导等是数字贸易提升的需求和动因。提升数字贸易需要建立先进的数字化平台,强化数字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定数字化营销策略,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跨境贸易,以应对数字贸易面临的挑战,促进数字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2K]
    [下载次数:7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人力资源

  • 新形势下广西海外科技人才回流动因与引用政策创新研究

    文乾;莫琪琪;黎锦涛;

    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背景下,国内外人才环境及发展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中国“聚才”的新变化。如何积极抢抓当前最大海外人才“回流潮”机遇,是广西深入贯彻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抢夺未来国际竞争制高点的重要议题。从推拉理论的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充分考察了广西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实际情况。实证分析了影响海外留学生、海外华侨以及外籍华人科技人才回流决策的宏观、中观、微观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海外科技人才回流的“引-育-用”全链条人才政策建议。

    2024年05期 No.573 121-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0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营管理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陈杏头;楼裕胜;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相关研究开展得较为广泛。论文系统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文献,分析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024年05期 No.573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13K]
    [下载次数:5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跨境电商出口企业供应链风险的来源与控制研究

    陈俏丽;

    跨境电商在促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商业环境、法律法规、运营、物流、供应商等多维度的供应链风险。准确识别这些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并进行风险控制,能够为跨境电商有序发展提供重要支持。研究发现,影响出口企业跨境电商供应链的新风险包括需求放缓、规则紧缩、税收新政、技术革新、新业务模式等。基于此,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应该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多措并举规避供应链风险点的出现。

    2024年05期 No.573 129-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5K]
    [下载次数:1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管理者能力何以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

    宁哲;李孝峰;

    通过利用2014—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管理者能力与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间关系。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融资约束缓解和公司治理改善是其重要影响机制;本文打开了管理者能力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渠道,也为政府差异化政策供给提供经验证据。

    2024年05期 No.573 13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8K]
    [下载次数:7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关注三农

  • 民族地区“+旅游”融合发展实现农牧民多维减贫研究

    李海军;卢丽;柳红波;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如何融合传统农牧业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牧民多维减贫存在“旅游+”和“+旅游”两种模式。实践表明,民族地区“旅游+”模式存在弊端,一些乡村未能充分考虑旅游季节性与农牧民参与能力,确立了以乡村旅游为主导、融合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造成乡村资源浪费、农牧业投入不足以及乡村旅游发展困境,乡村旅游不仅未能促进乡村产业兴旺,而且加重了农牧民多维贫困。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传统农牧业“+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坚持农牧业优先发展和主导地位,开拓发展乡村旅游业态,使旅游经济成为农牧民实现多维减贫有益补充,明确提出培育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竞争优势、保障农牧民主人地位与旅游参与权益、强化民族地区乡村党建引领的建议对策。

    2024年05期 No.573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9K]
    [下载次数: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有偏技术进步视角下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邹欧明;李杨;

    基于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测算各省(市)有偏技术进步指数值和农业碳排放,其后引入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有偏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发现:中国有偏技术进步大多偏向资本;中国农业碳排放呈现倒U型;从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来看,有偏技术进步对农业碳排放产生了负向抑制作用,且直接效应的影响大于间接效应。

    2024年05期 No.573 141-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7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南省农业数字化、机械化与产业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宾少华;胡欣茹;周向红;

    农业数字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的高效耦合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发展。为深入探讨区域内三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根据湖南省2011—2020年的相关数据,构建农业数字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湖南省农业数字化、机械化、产业化协调发展规律。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尽管耦合协调度有波动,但逐年改善,三者呈现出高度关联性。因此,应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适度推进机械化以适应农业生产的规模发展。此外,还应积极推进产业化,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提升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2024年05期 No.573 145-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1K]
    [下载次数:8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工作研究

  •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大众体育项目与民族文化融合促进旅游经济实践策略研究

    刘建宁;

    通过分析贵州省榕江县和台江县民族文化与大众体育项目融合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案例,深入探讨了大众体育与民族文化融合对旅游经济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这些体育赛事在举办方式和内容上融入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成为当地文化传承和展示的平台,对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通过对大众体育项目与民族融合现状和对旅游经济影响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实践策略建议,包括加强政府引领、社区参与、推动多元化体育项目、丰富营销和推广手段等,以促进体育与文化融合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150-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6K]
    [下载次数:9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重大投资、重点项目与促进就业机制研究

    陈萌萌;

    在新经济常态下,市场和政府都扮演着促进就业的关键角色。政府的重大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对扩大就业规模、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至关重要,有助于实现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政府和市场需要密切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确保这些投资和项目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就业潜力。但当前就业机制尚不完善,严重影响了重大投资、重点项目与就业的协调发展。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从政策支持机制、市场驱动机制、社会保障机制方面等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政府投资和重点建设项目与就业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同时明确政府和市场的协同作用方向。

    2024年05期 No.573 154-15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贵州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涂雯;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整体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经济生产总值实现持续稳定的提升,但在全国经济生产总值中所占据的比例仍然较低。通过结合贵州省各个区域城市经济生产总值的规模与结构,总结出贵州省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区域经济差异较大、经济结构正处于过渡阶段、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强化中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各地区精准定位,实现区域产业优化;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从而促使整个省区域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0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财经纵横

  • 中日政府审计的差异性及其启示

    桑亚伦;叶战备;

    中日作为世界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两名重要角色,两国的政府审计体制各具特色。通过对中日两国政府审计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两国在审计演进历程、审计体制、审计机构配置、审计信息公开四个方面的差异,分析两国审计制度的优势和我国政府审计有待提高的地方,从而获得我国政府审计未来发展方向的启示。

    2024年05期 No.573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金融证券

  • 新疆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测度及交互响应分析

    宋香荣;李雅雯;

    通过构建各子系统及总系统的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年至2020年新疆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评价,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及VAR模型分析动态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16年起新疆绿色金融综合评分较为稳定并出现缓慢回升趋势,各子系统综合评分演化趋势差异性较为显著;生态文明综合评分具有上升趋势,各子系统的综合评分及增长速度有所差异。绿色金融与生态文明处于高度耦合、高度协调阶段,两个系统总体表现出较强的相互作用关系;协调度呈现轻微上升趋势,应加强其二者的协调作用。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绿色保险、绿色证券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显著作用,且持续时间较长。

    2024年05期 No.573 164-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8K]
    [下载次数:6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数字金融驱动台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策研究

    阮值华;刘文华;

    台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决定着台州市的创新水平和创新进程,选取2016-2022年台州市61家上市公司,结合北京大学中国数字金融研究中心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在对台州市数字金融的水平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市级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实证验证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台州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据此提出台州市政府、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应政银企深度联动,加强政策供给,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监管到位,防控金融系统性风险;健全法律制度等基础上加速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增加研发投入等建议,不断提升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台州市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

    2024年05期 No.573 169-17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0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数字普惠金融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黎月;张如意;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在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同时,也在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研究采用江苏省2012年至2021年的数据,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横向和纵向比较,以深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江苏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江苏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呈现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对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江苏的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存在异质性。目前江苏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力度较大,但还存在普惠力度不够、政府平台机制逐步完善、金融产品不丰富、金融监管不足等问题。为了有效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应当有效落实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丰富金融产品,加强监管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024年05期 No.573 175-178+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6K]
    [下载次数:25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和传统货币的影响研究

    肖凯;

    随着数字货币的迅速崛起,传统货币和金融体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数字货币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货币形式,具备分散化、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正在对传统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体系构成冲击,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和监管机制带来重大影响。深入研究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当前货币金融领域的变革和未来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05期 No.573 179-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6K]
    [下载次数:2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商业银行以“商行+投行”模式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李一赫;

    我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弱小到强大,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攻关时期,促进民营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营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民营企业的责任担当,也是金融报国的历史使命。通过总结了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的特点,基于对“商行+投行”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了民营企业融资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发挥“商行+投行”合力,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建议。

    2024年05期 No.573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0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校园聚焦

  • 产业学院建设助力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郑兴东;邓蕊;赵春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了加强组织领导、融入区域发展、与区域企业融合、衔接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等方式,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在产业学院建设中,建立管理委员会、依托大数据质量监控云平台等举措,提高产业学院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以期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4年05期 No.573 186-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9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雨课堂的金融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李美丹;

    伴随现代教育模式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整合线上线下教育优势的混合式教学得以形成并迅速发展起来。混合式教学是将课堂教学模式与网络平台学习的优势力量进行有效整合,将传统教学的精华内容和现代化网络教学的先进手段融合利用,形成的符合现代教育发展形式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全新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化信息手段,既能保障教师组织引导、监控评价等主导性教学作用的发挥,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大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学习成绩更加理想。

    2024年05期 No.573 190-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7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校企合作视域下的新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研究——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例

    刘禹彤;

    会计职业教育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引入企业资源和经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匹配的差距。以天津市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究校企合作视域下的新型会计职业教育模式,提出构建会计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以及改革教学内容等措施创新校企合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方式,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合作,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2024年05期 No.573 194-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2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商业经济》“新质生产力”征文启事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9月考察黑龙江期间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和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黑龙江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2024年3月4日,《学习时报》刊发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署名文章《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地》。本刊作为商业经济理论研究载体,特开展“新质生产力”征文启事活动,推动商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创新发展。具体要求如下:文章主题围绕商业领域、重点产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创新发展,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理论联系实际,逻辑严谨、说理透彻,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价值。文章应坚持原创性,严禁抄袭、剽窃,数据须有来源和出处、权威可靠,不得引用涉密内容,涉及史实、事件应尊重史料,实事求是。作者围绕主题自拟题目,

    2024年05期 No.573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0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龙江商经学者:杨守德 商业青年驻守北方高地 经济学者怀德三尺讲台

    <正>杨守德(1989—),中共党员,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兼任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理事、全国高校贸易经济教学研究会理事、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专家、黑龙江省公共政策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智库专家、哈尔滨商业大学“

    2024年05期 No.573 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3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